責任編輯:徐坤杰
編者按
自2021年6月14日學習時報思想理論版刊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國之重器有哪些?》以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關鍵詞”刊發了多篇文章,引起黨員干部的關注。應讀者要求,我們開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關鍵詞”專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重大問題,繼續進行梳理解讀,敬請廣大讀者在學習中提供題目建議。
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頭等大事一般指所有大事中第一重要的那件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頭等大事,深入學習這些重要論述,有利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做好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2013年4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他指出,對亞洲來說,發展仍是頭等大事,發展仍是解決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發展才能強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2020年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我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轉化,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意味著,發展不是僅僅追求速度,而是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會議,對照檢查中央八項規定落實情況,討論研究深化改進作風舉措,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頭等大事,也是政治局的頭等大事。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問題。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調研時,雙手捧起一碗大米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是我國最大的國情,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就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掌握吃飯問題的主動權,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他強調,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國家安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前提。我們治黨治國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就是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明確國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等11個領域,并將每年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14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2014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情況匯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選好人、用對人是頭等大事,要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治國之要,首在用人。我們黨歷來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從“德才兼備”到“又紅又!,從“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到“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條標準,提出了“三嚴三實”“忠誠干凈擔當”“四有”“三種能力”等新要求,拓展了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深刻內涵。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堅持就業第一,增強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容量,切實把這個民生頭等大事抓好。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關乎千家萬戶的生計,尤其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妥善解決就業問題更為重要。就業是個人吃穿住用行的基本保障,是家庭獲取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解決好就業問題,勞動者才能安居樂業,社會才能長治久安,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近年來,我國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提出了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總體要求,發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攻令。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和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奮斗,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201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央委員會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人生的頭等大事,自覺為全黨作出示范和表率。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對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支撐。建黨百年歷史中,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靠的就是一個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不是拿來說、拿來唱的,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補足精神之“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對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對本職工作的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2020年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軍事醫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醫學院,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進展情況,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座談時強調,黨中央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科研攻關要把危重癥患者救治當作頭等大事。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醫務工作者、廣大黨員干部、解放軍官兵、社區工作人員等義無反顧地投身防控一線,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取得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無論事關前途命運的國家大事,還是百姓關心的身邊小事,始終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頭等大事。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陳曉紅)
責任編輯:徐坤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痹诶碚搶用嫔,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集成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詳細]
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法治思想展現出科學縝密的邏輯架構,實現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馬克[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蔽覀円钊雽W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行偉大斗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勇于戰勝一[詳細]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睔v經百年接續奮斗,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毙碌恼鞒躺,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币话倌陙,[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弊咦约旱穆,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詳細]
在中國古代歷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以及《晉書》《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遼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兩次大規模修史活動,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見“二十四史”的半數。[詳細]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我們要堅持學史力行,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攻堅克難、擔當作為、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開拓進取、力行不輟,用苦干實[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切實以堅強黨性[詳細]